什么是小升初“指標到!
來源:信息時報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編輯 2011-11-15 16:54:45
導讀:現(xiàn)今的小升初也流行一個名詞——“指標到校”。具體是指:小升初將從原來單純依靠電腦派位改為各初中學校的招生指標按地段生比例直接分配到對應小學,以便讓每一所學校的好學生都可通過努力學習,爭取好初中學位。同時,獲分派初中入學指標的小學畢業(yè)生也可放棄指標,參加統(tǒng)一電腦派位。
以下是信息時報的獨家專訪,新政牽頭制定者——廣州市教育局局長、黨委書記華同旭,詳解家長、學生心中的疑惑。
何為“指標到校”?
小升初和高中錄取都實行此政策
華同旭(以下簡稱華):“指標到校”包括兩方面,一是高中階段,把市屬或區(qū)屬的優(yōu)秀高中優(yōu)質(zhì)學位按比例分配到初中,給學生除了中考之外的第二個選擇。具體而言,把高中名校的部分優(yōu)質(zhì)學位拿出來,按照某所初中的人數(shù)比例進行分配。學生通過考試選拔,只要在本校排名靠前,在分配名額數(shù)量之內(nèi),就能進入名校。
此外,“小升初”也醞釀“指標到校”。“小升初”將從原來單純依靠電腦派位改為各初中學校的招生指標按地段生比例直接分配到對應小學,以便讓每一所學校的好學生都可通過努力學習,爭取好初中學位。同時,獲分派初中入學指標的小學畢業(yè)生也可放棄指標,參加統(tǒng)一電腦派位。
如何分配學位?
簡單來說是市歸市、區(qū)歸區(qū)
華:我們在中考招錄政策中設想這樣的方法,除省、市屬示范性高中保持全市范圍招生外,各區(qū)屬高中(含示范性高中)均將所有學位面向區(qū)內(nèi)招生。 省市屬示范性高中的全市招生范圍,則從原老八區(qū)擴展至包含番禺、花都、增城、從化。所以,在學位分配上,我們的基本想法是:市歸市、區(qū)歸區(qū),各自面向自己的區(qū)域范圍分派學位。例如某區(qū)的一所區(qū)屬示范性高中,它就是面向本區(qū)中學分派學位,學位不會分到市屬高中里頭(按目前情況,省屬國家級示范性高中八成學位面向廣州市招生,其余面向全省招生)。
拿多少學位分派?
先以10%為起點,再慢慢上調(diào)
華:有的學校連5%都不肯拿出來,怕對學校生源有沖擊。但是5%太少了,根本改變不了“擇校風”,
這在有些城市已經(jīng)有先例了。如果拿出20%,學校也有很強的抵觸情緒,因為這對學校是個不小的沖擊。所以,我們只能以10%為起點。當然了,這只是這一階段的“起點”。按照這樣的比例,還會慢慢上調(diào),15%,20%等等,我們會按此計算有多少學校、多少個學生參加分配。
還要不要中考?
為公平入學肯定要中考
華:不可能不中考的。我認為,中考和高考一樣,是目前一種比較合理、公平的選拔方法,如果摒棄了這個方法我們就完了。即使實施新方案,我們?nèi)匀粓猿诌@個基礎,基于這個基礎來調(diào)整。我們可以只出校內(nèi)排名不出成績。中考之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排名。對于學生來說,他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一是可以按照學位分派到學校。如果你不愿意,仍然可以按照成績考上去。
是否有黑箱操作?
不舉行校內(nèi)考試,是為避免黑箱操作
華: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堅持中考的原因,即使是計算有點復雜,操作量很大,我們也應該堅持這個方式。有的人說能不能偏離中考?比如說校內(nèi)考試是否可以?我認為這是很麻煩的。校內(nèi)考試標準是什么?人家會懷疑你作弊。大家會告發(fā)你,說可能會有黑箱問題。
新政何時實施?
最快明年,有可能明年也實施不了
華:對于擇校的家長,一開始不會造成太大的沖擊。因為這首先還是以考試,以中考為基礎。其次,我個人認為廣州也不可能像珠海那樣拿出60%進行分配,這我也不敢拿。如果拿20%的話,沖擊面不是很大。即使是明年實施了,也不會對現(xiàn)有的好學校的學生造成根本性的沖擊,而只是讓一些弱的學校的學生給提拔上來。更重要一點,我們分配不光是只分到差的學校,還有分到好的學校。比如說二中初中,在不分之前有很多人可以上廣雅執(zhí)信,在分配之后那些人還是照樣上廣雅執(zhí)信,所以他的沖擊是很少的。
因此,我們不會像有些報道說的“大變臉”,因為中考是不會受到很大的沖擊的。關(guān)于改革時間點,最快是明年實施,有可能明年也實施不了,因為現(xiàn)在還未制定出方案,更沒有進入征求意見階段。
學位怎么拆分?
要建立模型來算一算,盡量減少擇校
華:有些專家認為,即使是三七分,只是解決了前面的部分學生,對于后面需要參加考試的七成學生,還是有擇校的需要的。其實對于一個小的城市來說,可以解決得了,對于特大城市還沒有搞過。所以我還得建立幾個數(shù)學模型來算一算,到底哪一種才是最合適的。當然,以上所說的是我目前考慮的一種方法,至于教研、招生部門也還在考慮其他的模型和方法。當成熟之后,我們再一起討論研究,從而得出結(jié)果。
我們想研究一個妥善的方案,既不至于對中考造成多大的震動,也能夠使得我們這項工作取得預期的成果,所謂預期的成果,就是減少擇校。
民辦學校是否參與?
輸出生源民辦學校包括在內(nèi)
華: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享有同等法人待遇,輸出生源的民辦學校應當包括在分配學位的范疇;但是輸入生源的民辦學校參加學位分配,有法律上的障礙,因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法》的界定,民辦學校享有獨立自主的招生權(quán)利,我們不可能硬性要他拿出學位來分配;除非我市出臺了同價購買民辦教育學位的相應政策,才有可能有條件地讓輸入生源民辦學校參與學位分配。任何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不能違背法律,在這一點上不容也不能含糊。